原文如下:
培育红绿茶兼制的良种
“无性系茶苗是利用母本园茶树枝条扦插、压条培育出来的一种无性繁育技术,其优良性状能世代相传,能长期保持良种种性;另一种用茶籽繁殖培育出的实生苗称为有性系繁殖,其缺点是即使从纯良种母本园中采摘的茶种籽,种植后也不能保证茶苗纯度。”近日,河南省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郭桂义教授介绍。
位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和南北气候过渡带上的信阳市,大别山横贯其南部,淮河穿越其北部,一南一北两大天然生态屏障,造就了信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信阳成为我国北方边缘茶区。加上信阳独特的制茶加工工艺,让信阳毛尖具备“形美、色翠、香高、味浓”的优良品质,受到茶行业的高度评价和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也使信阳成为全国最大名优茶生产大市之一。
据了解,信阳栽种茶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在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的过程中信阳本地种成为保留下来适合信阳本地生长的茶树品种。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信阳市主要是有性系茶树品种,以茶籽直播为主发展茶园,品种性状极为混杂。80年代信阳各地从福建等省调入有性系茶树品种,较大面积推广引种了较适宜制信阳毛尖的福鼎大白茶的茶籽建立茶园。90年代以后,信阳开始引种无性系良种,有福鼎大白茶、龙井43号、白毫早等。
郭桂义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农业部就提出“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等茶园发展指导思想,当时信阳良种工作起步晚、基础差,提出发展无性系良种与有性系良种相结合,引进与自繁自育相结合,国营茶场与乡村集体茶场及个体大户相结合,试验示范与引进推广同步进行“三结合、一同步”,对表现良好的品种直接引进推广,走良种化建设捷径。
在引进茶树良种的同时,信阳市积极利用本地种植资源,选育茶树良种,成功选育了一个适制毛尖、单产高、抗寒性强的无性系良种信阳10号,并于199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良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的审定,目前在中原茶区积极推广。“信阳10号抗寒性强,适应性强,芽叶生育力强,发芽整齐,长势旺,持嫩性强,产量高,品种试验比信阳种增产21.7%。”郭桂义介绍。
茶产业作为信阳的农业特色产业,茶园面积及茶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5年底,信阳茶区茶园面积达210.8万亩,茶叶产量达5.7万吨,总产值达90.5亿元;全市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现有茶叶从业人员超过120万人;茶农人均种茶收入超过5000元,茶叶成为信阳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收入来源。
“全市先后引种无性系茶树良种20多个,通过对引种良种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适宜在推广的茶树良种,特别是红绿茶兼制的茶树良种。”信阳市茶产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根据对茶树品种的要求,结合两次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和北方各产茶省引种生产试验情况,信阳茶区适宜推广种植信阳10号、福鼎大白茶、白毫早、舒茶早等无性系茶树品种。
选好茶树品种才能种出好茶,即使是无性系茶树良种,种植时也需要注意。郭桂义介绍,无性系品种由于扦插的幼苗无主根,苗期抗逆性、特别是抗旱性相对较差,管理要求高、费工;同时,需苗木数量多成本高,苗木运输不方便,建园成本较高,投资大。在肥水不足情况下,树势易早衰,经济年龄短;遇到对口病虫害,损失大。“今后信阳新发展的茶园要选用优良品种,走无性系良种与有性系良种相结合的路子,扩大无性系良种比例,山高坡陡,土层不深,水浇条件较差的地方宜选用有性系良种。”郭桂义说。(农民日报记者 张培奇 范亚旭)
原载《农民日报》2016年11月28日06版
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6-11/28/nw.D110000nmrb_20161128_3-06.htm?div=-1